二、中国古近代医规医言篇
周、秦
勿妄施试医药
【原 文】
九五[1],无妄之疾,勿药有喜[2]。
《彖》[3]曰:无妄之药,不可试也。[4]
(《易经·天雷无妄》)
【注释 句意】
[1]九五:九,为阳;五,为卦中第五爻。(《易经》的经中有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
[2]无妄之疾句其意为:凡所患非大病则不要小病大治,妄施针药。
[3]《彖》:《易·传》之一:传,也称“十翼”。彖文乃十翼之一,是说明卦爻的基本观点。
[4]无妄之药句其意为:与疾病不对症的药物,不可在人身上试用。
【评 介】
本文是我国早期述及医生行为规范的文章。它要求医生诊治疾病要精心、准确,用药要审慎、恰当,切不要妄施针药,妄试针药。这既是讲医术,更是讲医德。因为医药具有双向作用,它能治病,也能致病。文中的两段训诫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良医治病同良相治国之道
【原 文】
高宗梦得说,使百工营求诸野。……说筑傅岩之野,惟肖,爱立作相,王置诸其左右。命之曰:朝夕纳诲,以辅台德。若金,用汝作砺;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启乃心,沃朕心。[1]……
若药弗瞑眩,厥疾弗廖[2]。
(《尚书·商书·说命上》)
【注释 句意】
[1]文中之首段大意是:商高宗按梦求贤为相。要求他时时献言献策,帮助君王实施德政。将良相喻为磨刀的石、渡河的船、大旱的雨。辅佐君王作明君,兴利除弊。良相好比良医治病,药到病除。
[2]文之后段大意是:如不是良医投良药,服药后毫无感觉,其病就不会痊愈。
【评 介】
自古人们往往把良医与良相相提并论。良相直言陈谏,匡君于正,以治国安民;良医德术皆优,祛邪扶正,以治病救人。本文是把良相与良医并提相比的早期文章。后来则有“不为良相,则为良医”之说,一些怀有济世活人之智士仁人,竟弃官从医,投身救人事业。以此启示人们:治国、治病均属大事。欲治国则必为良相,欲治病必为良医。做良相乃为官之道,做良医乃为医之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