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医魂 | |||||
|
|||||
最美医魂
一生都在给别人治病的欧阳恒病倒了!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部10楼05号病房,欧阳恒静静躺在病床上,呼吸面罩套在头上,面罩上的通气管与旁边架子上的氧气瓶相连。
74岁的欧阳恒是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2012年11月,欧阳恒再次因严重肺气肿入院。7个多月来,在这间病房里,欧阳恒边与病魔斗争,边与时间赛跑——给病人看病,指导学生,著书写论文……
连日来,记者深入采访欧阳恒的患者、学生、同事、家人以及他本人,试图触摸这个最美最纯的医者灵魂。
1、“为人民服务!一辈子也不能违背的承诺”
心率130次/分钟!血氧饱和度78%!二氧化碳分压100毫米汞柱!欧阳恒病危!
2010年4月7日9时,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内,欧阳恒身上插着各种管子,医生护士对他紧急抢救。
一个多小时后,欧阳恒脱离生命危险,开始与呼吸机、吊瓶、插管相伴。
7月29日,欧阳恒坚持出院,8月3日,便出现在诊室。他的身体还很虚弱,走几步路就气喘吁吁。他怕耽误给病人看病,每天6点钟起床,提前半小时到医院。
9月,一个周六的上午,欧阳恒接连接诊了二十几位病人。回到家,欧阳恒坐在椅子上,眼皮低垂,大口喘气。妻子刘爱兰吓了一跳,赶紧给他测血氧饱和度。75%!(常人一般为98%)送到医院,医生发火:“为什么一上午不戴呼吸机?”又是一番急救。
肺气肿导致呼吸困难,稍一活动便会气短,医生建议家人给他买了呼吸机,每隔几小时便要戴上,帮助呼吸。但,他不能戴着呼吸机去上班。
出院,复发,抢救。他的病一直反复,从发病到现在,ICU进了不下10次。病越来越严重,连站立都成问题。2012年11月23日,欧阳恒再次病发住进医院。这一次,他再也没能离开病房。
诊室是去不了了,病房就成了他的诊室。
2013年4月9日,4名患者找到病房请欧阳恒给他看病。欧阳恒的侄女周三妹在病房照顾他。周三妹将病人拦在门外,其中一个患者哭诉着求欧阳恒救救他。欧阳恒虚弱地吐出几个字:“你等等,我缓口气就看。”
患者并不知道,4月1日欧阳恒因并发性感染病情加重。每天从早上8点打吊针到晚上12点,药一瓶瓶地换,痰在喉咙里呼呼作响。就在9日上午,他还咯了血。
几分钟后,欧阳恒示意周三妹将他扶起。探脉搏,观舌苔,看患处,问病情。粗重的呼吸声混着呼吸机中水的翻腾声,吊水一滴一滴流进左手的血管里。
他说几个字便要停下来,大口喘气。周三妹拿纸拭去他嘴角的白沫,紧张地盯着他中指上夹着的血氧仪上面的数字。一旦跌破60,便会有危险。她不停地看向桌上的电子钟,提醒欧阳恒该休息了。
咬紧牙关,颤抖着手写好病历,开好处方,欧阳恒嘱咐患者:“要有信心,这病一定能治好。”病人含泪离开。
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每半小时看一个病人,看完4个,欧阳恒如打了一场仗,大汗淋漓,躺在床上好半天才恢复过来。
病床的枕头下,有一张对折整齐的土黄色牛皮纸,摊开的杂志长度。纸上密密麻麻写满处方名和处方作用。数了数,小小的纸上竟有113个处方。这是欧阳恒为病人准备的。他说,年纪大了,记性不好。这些复杂且不常用的处方,在开药时以备不时之需。
7个多月来,在病房里,欧阳恒接诊病人约40人次。患者近在长沙,远至北京、哈尔滨,甚至国外。
病人不了解,欧阳恒是冒着怎样的危险诊治他们的。
欧阳恒的主治医生罗仕德告诉记者:“欧阳恒患的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他已经严重呼吸衰竭,说话对他来说已是负担,会影响到呼吸机通气的效果和他的休息。患病导致他抵抗力很低,病人与外界接触带来的细菌及本身耐药的细菌都有可能传播,要是并发感染,加重病情,就不得了了。”
作为医生,欧阳恒怎会不了解其中的利害关系?
家人劝,朋友劝,学生劝。但欧阳恒没有拒绝过一个上门求诊的病人。
6月5日,家住长沙市树木岭的言晶晶和弟弟来到欧阳恒病房找他看病。欧阳恒写病历时,言晶晶说了句“欧老,我等下过来拿方子”,开了门在病房外等候。
“我不忍心看他这样。我们也是没办法啊!弟弟的银屑病看了很多医院都没治好,最后找上欧老,才控制住了。我们来了5次,他4次都戴着呼吸机。欧老说,只要我还能看,你们只管过来,没关系的!”言晶晶强忍着泪对记者说,“这样的好医生,应该宣传!”
欧阳恒谈治病——
我躺在病床上难受,患者更难受,人家大老远跑来,是对我信任。给病人看好了,他们开心,我也舒心。有的病人看我这样,哭啊,说对不起。不是万不得已,他们不会找过来。比起没生病时,这样子看病确实是费劲了点,与病人交流少了,生怕误诊,我心理压力也蛮大。
北宋范仲淹小时候请人算命,问完能不能当宰相后,又问能不能当医生。他认为,宰相和医生可以拯救百姓。如果当不上宰相的话,就当医生救死扶伤。我的病人,身体痛苦,心理也是痛苦的。早一天治好,早一天解放。拒而不医,只能加深他们的痛苦。每个病人背后都有一个家庭。救一个病人就救一家,救十个就救十家。你看,有名为“国老”、“将军”的中药,说中医药能“治乱安国”有些夸张,能“治人安家”却是一定的。
医生是个治病救人的职业,选择了,便要一生笃志立行。有患者找来了,就不能不看。生命是有限的,活,要活得有价值。只要我有一口气就得给人看病。
当上医生那年,我有幸被派到卫生部援外针灸学习班学习。那个时刻我记得很清楚——1964年11月29日上午10点,我见到了毛主席、周总理。那天我写了日记:立誓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革命事业燃烧自己的青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日记还保存着,这是我一辈子也不能违背的承诺。◆◆◆◆◆
2、“对学生不负责任,就是对病人不负责任”
医生唐雪勇珍藏着欧阳恒的一封信。
他是欧阳恒的学生。2010年,唐雪勇偶然看到欧阳恒整理的方剂稿子,对皮肤科专科方药产生了浓厚兴趣。经过一年多的收集、整理、归纳,写出了书稿《皮肤科临床常用方剂精选》。
2011年7月,唐雪勇拿着书稿找欧阳恒斧正。那时欧阳恒因肺气肿住院。欧阳恒将书稿留下说要仔细看看。
戴上眼镜,拿出放大镜,欧阳恒逐字逐句地看。由于戴上了呼吸面罩,眼镜只能架在面罩之上,不时滑落。看字是倾斜的,看不了一会儿欧阳恒便要揉揉眼,闭上眼小憩。
几天后,欧阳恒的妻子找到唐雪勇,交给他一封信。拆开,是欧阳恒写的关于书稿的书面修改意见,包括书名、分类、方药编排、外用方剂、治法5个方面的问题。唐雪勇无法想象,病床上的老师,是怎样支撑着看完了那近5万字的书稿,又是怎样颤巍巍地写下这近千字的修改意见书。
书稿的编著者中,不会出现欧阳恒的名字。唐雪勇说,老师写给他的信,他作为最珍贵的手迹收藏,等以后方剂精选这本书成熟出版时,他希望把老师的这封书信手迹刊于序言中。
现在欧阳恒已经看不了书了,眼睛盯着字看一会儿便变成模糊的一片。6月27日,皮肤科主任医师、欧阳恒的学生朱明芳来到病房,将她编写的《欧阳恒临床医案集》念给他听。
朱明芳珍藏着跟欧阳恒学习时他开下的处方,她称之为宝贝。抄方时,对一些有特点的方子,欧阳恒会阐释原方出处、组方原则及用药规律;传授多年临床积累的临证经验。抄方时来不及解释的东西,下了班他也会给学生讲解清楚。朱明芳说这是她学习的结晶,更是老师倾心传授的见证。
每治疗一个疑难杂症病人,欧阳恒便把学生叫到办公室,向他们解说。他多年来的读书笔记、读书心得、整理的药方,这些可以算得上秘方的东西,毫不保留地拿出来给学生看、传抄。
学生都说,跟着欧阳恒老师不仅是学中医,更学习为学之道,为医之道。
学生的跟师心得交给他看,发下来就是满纸批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派来检查的人看了都惊叹不已,说这样的老师,难得!他曾翻阅数十部医籍,专程搜阅有关皮肤病的论述。办公桌的玻璃板下,压着很多小纸条,细看之下,都是不常用的方剂及剂量用法等。六十多岁学五笔打字,后来用电脑写论文开药方。他家书房,藏书数千册。住院期间,他还在病床上完成了《皮肤病发物与忌口》、《神经性皮炎的防与治》等5篇科普文章。
他经常回访病人,有的是工人,有的是居民。就凭一个电话或一个门牌号去找。他甚至亲自给病人熬药洗澡。
每一个行动,都是无言的教诲。
欧阳恒至今已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近100名。其中湖南省中医院皮肤科主任杨志波教授、南方医科大学杨柳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皮肤科主任李广瑞教授等3名学生已是中医皮肤科领域的成名专家。
欧阳恒谈教学——
医者,病人性命所系也,治病救人的事,丝毫马虎不得。一本书、一篇文章,可能错个字句便会误人性命,严谨是一个医生必备的素养。师者,学生希望所系也。作为医生的老师,我更要对学生负责。对学生不负责任,就是对病人不负责任。
年轻人肯学,是一定要鼓励的。有人说,现在看中医只有找老中医才信得过。这里有个误区:都去找老中医看,年轻人怎么成长?
中医带徒弟的传统方法,沿袭至今已发展到最高级的阶段。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继承已进行到第五批,通过批准的主治医师以上的高级学徒拜师学习三年,保证了学习时间的集中性;通过随师临床、技能操作、经验笔录、资料整理等过程,把名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甚或各名师的绝活传承下来。
中医是一座需要终生学习的宝库。即使你成了名医大家,学习仍是必不可少的。对自己的经验,老师务必倾囊相授,不要怕学生超过自己。长江后浪推前浪,况且,老师的名不就出在学生身上吗?让青年医生快速成长,才能更好地延续中医事业的发展。
问我给病人熬药事?哦,那是个患银屑病的孕妇,她要保胎,用药有诸多禁忌,一旦发高烧得立即服药。药房没有那么及时,我就在病房支了个炉子。我给她熬药更安全。洗澡的是个银屑病男患者,三十多岁,离了婚,家里没人来照顾,需要用药水给他泡澡。因他全身布满脓疱,脓水流出,气味难闻,小护士有些不敢。我那时是五十多岁的人了,没关系,就给他洗。医术就是仁术,做这些事没啥奇怪的。医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长期面对各种病痛的病人,久而久之,容易产生“同情疲劳”的职业病。我要求那些年轻的医生护士不要嫌脏不要嫌烦,对病人要耐心细致。病房医生24小时负责,对重症病人要睡在病房守护。
学深终有限,德高价无穷,先树其品德,而后精于学问。学医的都应将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奉为座右铭。
3、“好药‘金不换’,好的德行操守也一样”
“绝不能收!”欧阳恒叫学生李小莎追出去将红包还给了病人。
事情发生在2013年元月。一位郴州来的硬皮病患者林女士在病房找欧阳恒看完病后,拿出一个红包。欧阳恒执意不收,病人丢下红包就走了。
很多患者看着欧阳恒带病给自己治病,想多给些诊疗费,欧阳恒从来不收。遇到生活困难的病人,他还经常免去50元专家挂号费。
不拿红包,不开大处方,不用回扣药,是欧阳恒从医的“三不原则”。
儿子欧阳伟沙回忆:“1995年,父亲在中医附二院当院长。一天,人家登门拜访,塞给父亲一个红包,他像触电一样从椅子上弹起来。两人在客厅里推来推去,像打架一样。把客人和红包送走后,父亲坐在沙发上抚着胸口自言自语:‘这怎么能收?这怎么能收!’”
一位扁平疣患者,之前屡治不愈,花了6000多元钱。欧阳恒开了几副外用药,花几十元钱,就治愈了。一个腋臭患者来就诊,欧阳恒没开药,要他用热馒头蘸密陀僧散夹于腋下。馒头5毛钱一个,密陀僧散2元10克,每天早晚1次,一个星期后便获得良效。
坐门诊时,有人找上门来,让欧阳恒帮忙推销一种药片,说一盒给15元回扣,被欧阳恒一口回绝。
夫人刘爱兰说:“我开他玩笑,说他是‘没钱名医’。他名气大,找他看病的人络绎不绝,但他没有一分钱的额外收入。单位发奖金,本来按职务分等级发。他当上院长后,改了个制度,他这个院长的月奖金只有几百元。”
当院长时,欧阳恒对费用开支方面管得很严。有个科室的一个年轻人,报账时夹了一张旅游的票,欧阳恒直接将票扯了出来。“不该签的字坚决不签。”
他以身作则。有一次到山东菏泽白癜风医院去参观学习,为给医院节约经费,欧阳恒每餐都是两个馒头,一碗汤。还有一次从大连到上海,欧阳恒有资格坐飞机,他偏要坐火车硬座,带两个面包,两瓶啤酒,路上“吃喝”。
欧阳恒谈医德——
少了爱心,就缺了灵魂。你可以不把病人当亲人,但是一定不要把病人当“摇钱树”。我参加援非医疗队支援非洲时,治好了一个中风病人,病人拿出一块手表送给我。当然不能收!我代表的是中国的形象。不拿红包、不开大处方、不用回扣药只能说是坚守了职业操守,并不能算作崇高。中医药里面有味中药叫“金不换”,因药效奇特而显贵重。好药“金不换”,好的德行操守也一样。
在古代,金银不仅仅代表财富,更是德与美的象征。很多中药以金银的光泽形象命名,像金钏草,金银藤,金盏银台等。现在人眼里只有金银的功效而没了金银的形象,于是就有了回扣药,大药方等等的东西。
农村不富裕,有的医生开大药方,几百上千的药,农民怎么吃的起?做事要对得起良心。尽量用有效便宜的药物,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回扣药,这个风气不对头,得动大手术。中医里面有扶正祛邪的治法,对回扣药,医务人员要自觉抵制,正己身以祛他邪。◆◆◆◆◆
4、“亲人应服从病人”
欧阳恒住院后,每日早中晚老伴刘爱兰都要送饭过来。69岁的刘爱兰要做饭、整理家务、接送孙儿上下学。结婚51年,家务事从来没让欧阳恒操过心。一些大事,欧阳恒也未能“尽心”。
1975年,欧阳恒去援非,一走就是两年多。
刘爱兰父亲也是当地有名的中医,刘爱兰说:“我能理解医生,理解欧阳。”
两个儿子曾经都想学医。大儿子欧阳京安考上湖南中医药大学。小儿子欧阳伟沙报考广东中医药大学差了两分。
家里既是诊室又是病房。不上班时,有病人找到家里来,欧阳恒就在家里接诊;病人在医院熬药不方便,便到家里熬药。周末,欧阳恒骑着自行车跑到郊外为病人采摘草药。
欧阳恒一直忙于工作,全家人没有一起出去玩过。欧阳京安曾提议,等欧阳恒退休了,就一起去广州旅游。这也是欧阳恒一直所期待的。
现在有时间了,他身体却不行了。
“医生告诉我:现在只要有风吹草动,他的病情就会加重。事实上现在要是不上呼吸机一两天就会昏迷,不上氧可能活不过一天。”刘爱兰用手抹去大颗的眼泪。
欧阳恒谈家庭——
对家里,不是没有愧疚。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对医生来说,亲人应服从病人。
1966年,我大儿子出生,当时我正在乡下忙工作,初为人父却没有听见孩子第一声啼哭;1975年2月26日,我爱人待产生老二。那天我要上班,下班后才过去。后来她每次提到这事就会埋怨我几句。可是我要上班啊,病人排着队等着看病,怎么走得开?医生休假,病魔可不休假。
也有心酸的时候。伟沙4个月大的时候我去援非,两年后回来,他不认识我。妻子带着他们两个去火车站接我。京安叫爸爸,小儿子扯着妈妈的衣服问:“我也可以跟着哥哥叫爸爸吗?”当时心就给揪住了。
家庭能兼顾是最好的。如果纯粹为了赚钱而冷落妻子,是不应该的。但有些工作,像医生、警察、记者,该在岗位上时就得在岗位上,有需要时就得出现。还好,我的家人是我工作最坚强的后盾。
在孩子教育上,我也没出多大力。他们的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小儿子考大学差了两分,我在那边有熟人,老伴希望我打个招呼把他弄进去。我不愿意,我高兴的是伟沙也不愿意。人人都喊要公平,但往往自己就在行不公平之事,每个人都有这样那样的关系网,一旦动用,对其他人是不是就不公平了呢?这个社会还是需要原则的。
后来小儿子当上警察,靠自己的本事,挺好。大儿子在医院器材科工作,那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业界出了相关问题,他回来跟我讨论,表明心迹——不是自己的东西绝不碰,我也就放心了。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个细胞都健康,这个社会才健康!
5、“中医药事业值得我为之奋斗终身”
5月9日,中医附二院皮肤科副主任向丽萍去病房看望老师。
“皮肤科一定要朝中医特色方向走,不要走偏了……”病床上,欧阳恒向向丽萍殷殷嘱咐。欧阳恒担任皮肤科主任6年,1995年退下来后,仍然关心科室的发展,甚至在病床上也念念不忘。
2012年年底,唐雪勇负责录制科室团拜VCR,去找欧阳恒录制讲话视频。
“现在是充满挑战的年代,医疗工作逆势而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希望在新年里科里取得更大的成绩!”镜头前,欧阳恒努力传达他对科室全体人员的新年祝福。为了“不影响新年的祥和氛围”,欧阳恒特意摘下了呼吸面罩。
前任院长肖四旺说:“欧阳恒医术精湛,创新立说,成果斐然。退休这么多年,皮肤科科室外面仍挂着他的照片,他是医院的标杆。”
证书、药品、书籍等印证他的求索之路。《发扬中医特色,抢救危重病人》获湖南省人民政府记功证书;自己研制的中药紫铜消白方治疗白癜风的临床应用研究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以他为中心的皮肤穿疡科是湖南最早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主编《中医皮肤病学》、《实用皮肤病手册》等著作10余部;参编著作5部;发表论文50余篇。
他主攻白癜风、银屑病、皮肤癌。银屑病是令世界医学界头疼的疑难病,银屑病中最难治的又数重症型“泛发脓疱性银屑病”。这种罕见的皮肤病,死亡率极高。欧阳恒苦苦求索,终于独创了一套有效的治疗方法。
1981年,一例严重泛发脓疱性银屑病患者急诊入住皮肤科,患者为19岁的女大学生,高烧40℃以上,持续10天不退。患者从另一家医院转过来,医生已给她“判了死刑”。病人呈现热毒症状与体征,一般的物理降温已无济于事,欧阳恒试图对冰水冰块加以改进。他据中医以阴制阳的观点,想到地下煤层中的煤块应该极具阴寒之性,当即把煤块碾碎如泥,做成多形态的煤糊糊送冷藏柜冰冻,随后拿来煤冰球、煤冰块贴敷于体表各大动脉博动部位,辅以解毒行瘀之汤药灌肠,直涤大肠之毒热。
奇迹出现了!病人的高热得到了控制,逐渐恢复到正常体温!
病人住院治疗近四个月,从死亡线上逃出来。随后来住院的脓疱性银屑病患者,均被中医药临床治愈。
欧阳恒谈中医药——
7岁时我母亲病重离世,我萌发了治病救人的决心,边务农边读书。高中时家里到学校几十里路,全靠步行,鞋子磨破了,脚上磨出了血泡,但是只要想到读书后就能学医,怎样都有动力。我如愿以偿学了医。工作后,我参加了援外针灸班,参加了赴云南抗震救灾医疗队,1975年参加医疗队赴非洲、欧洲行医。回国后,又到湘雅一医院、二医院进修。是党和国家培养了我。中医药事业值得我为之奋斗终身。
有些人不看好中医,致使中医得不到重视。中医大夫一天诊疗病人约40—50人次,其总体收入还不抵西医大夫手术刀下一个切口。部分中医药人员拼命往西医那边靠,或明或暗或改行跳槽,部分中医、中医院“不姓中”,这些现象既影响了中医的整体形象,又遏制了中医学术的发展。
要正确对待中医,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要有操守,不能因为利益的驱动而放弃。
中医的治疗办法很多,一个行不通可尝试另一个,永无止境,在治疗某些疑难病症上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业界同行应舍弃一孔之见,彼此间相互尊重、支持。在中医药研究上,要传统与现代并举。加强对中医特色的认识,保持和发扬中医的优势,是中医药业界永远不变的主题。( 2013/07/20 来源:《 光明日报 》11 版)20130722
(责任编辑 蔡国军)
|
|||||
|
白求恩精神研究会 京ICP备16027503号
电话:010-82089470 地址:北京西四环中路59号
邮编:100039 E-mail:byh931111@163.com
网络技术信息中心:北京国钜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1号学院国际大厦907B 邮编:100191 邮箱:contactus@guojust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