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国际主义的精神 革命友爱,不分中外 | |||||
|
|||||
( 四)、国际主义的精神 革命友爱,不分中外。
摘自刘小康《我所见到的白求恩同志》一文。载1964年第24期《中国青年》第7页
法西斯分子……现在又发动了对几乎占地球上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国的进犯。……如果让他们这种罪恶政策继续下去,我们就很可怀疑世界上的男女老幼还有什么安全保障。
摘自白求恩1937年在西班牙的一次演说。载1979年9月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一书第13页
我拒绝生活在一个制造屠杀和腐败的世界里而不奋起反抗。我拒绝以默认或忽视职责的方式来容忍那些贪得无厌的人向其他人发动战争。……西班牙和中国都是同一场战争中的一部分。我现在到中国区,因为我觉得那儿是需要最迫切的地方,那儿是我最能够发挥作用的地方。
摘自周而复《诺尔曼·白求恩片断》一文。△第181页
加拿大必须援助这些人。他们曾为拯救中国和解放亚洲而战。我知道我们并不富足,西班牙确需我们援助,但是这些毫无怨言的人们比西班牙更需援助。
摘自白求恩1938年5月23日《于陕北贺家川写给加拿大友人的信》。△第123~124页
你们不要以为奇怪,为什么在三万里以外地球的那一边和你们一样的人要帮助你们。你们和我们都是国际主义者;没有任何种族、肤色、语言、国界能把我们分开。
摘自白求恩1938年9月15日《在晋察冀军区模范医院开幕典礼上的讲话》。△第36页
我必须重复,你们的战争是正义的,你们并不孤立,世界人民支持你们。我们加美医疗队来中国,就是证明。反抗法西斯是我们共同的任务。
我们要医治被法西斯枪炮打伤的战士,我们更应消灭制造创伤的法西斯帝国主义。
摘自董越千《我所知道的白求恩同志》一文。△第218页
我来到晋察冀军区,在这个医院里和你们一起工作,才不过几个月的功夫。我起初总觉得这是“你们的”医院,现在我却觉得这是“我们的”医院了。因为它是我们共同创造出来的。
摘自白求恩1938年9月15日《在晋察冀军区模范医院开幕典礼上的讲话》。△第36页
我万分幸运能够到你们中间和你们一起工作和生活。……我向你们表示:我要和中国同志并肩战斗,直到抗日战争胜利!摘自周而复《诺尔曼白求恩片断》一文。△第184页
他们需要我,这里是“我的”边区,……。摘自白求恩1939年11月《给约翰·巴恩韦尔的信》。△第136页我有幸和你们一起生活战斗,这是我一生中最值得骄傲的。摘自冀军梅、侯志宏著《白求恩的故事》一书第284页
把教育本地区的医生和护士作为外国医疗队的首要任务。
摘自叶青山《白求恩与晋察摹军区卫生学校》一文。载1985年9月军事科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晋察冀军区抗战时期后勤工作史料选编》一书第688页
不要感谢我,要感谢八路军和共产党,我们的部队有规定,给群众看病是不要钱的。
摘自董越千《我所知道的白求恩同志》一文。△第217页
这里能找到人们称为共产主义领导阶层的同志——布尔什维克。沉着、稳重、英明、有耐心;具有不可动摇的乐观主义精神;温雅而又无情;爱憎兼有,大公无私,意志坚定;愤恨时绝不宽赦,而仁爱的胸襟却又坦荡得足以容纳下整个世界。
摘自白求恩1938年8月21日《给加拿大友人的信》。△第127页◆◆◆◆◆
在这里我找到了最富于人性的同志们。他们遭遇过残酷,可是懂得什么是仁慈;他们尝受过苦痛,可是知道怎么笑;他们受过无穷的苦难,可是依旧保持着他们的耐性、乐观精神和静谧的智慧。我已经爱上他们了;我知道他们也爱我。
摘自白求恩1938年9月13日《日记》。△第120页
为自由和世界的未来而战斗的同志们,为我们牺牲的战友,我们忘不了你们。
摘目白求恩1936年10月24日《血红的月亮》短诗。△第67页
中国共产党交给八路军的不是什么精良的武器,而是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锻炼的干部。
摘自周而复《诺尔曼·白求恩片断》一文。△第188页
我在那间没有陈设的房间里和毛泽东对面坐着,倾听着他那从容不迫的言谈的时候,我回想到长征,想到毛泽东和朱德在那伟大的行军中怎样领着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的长途跋涉,从南方到了西北丛山里的黄土地带。由于他们当年的战略经验,使得他们今天能够以游击战来困扰日军,使侵略者的优越武器失去效力,从而挽救了中国。我现在明白为什么毛泽东那样感动每一个和他见面的人。这是一个巨人!他是我们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摘自白求恩1938年4月《日记》。△第118页
我从你们那儿得到了许多宝贵的教益。你们教给了我忘我的精神、合作的精神、克服困难的精神,我感谢你们给我这些教益。
摘自白求恩《在晋察冀军区模范医院开幕典礼上的讲话》。△第37页
请转告毛主席,感谢他和中国共产党给我的教育。我相信中国人民一定会获得胜利,遗憾的是,我不能亲眼看到新中国的诞生。
摘自周而复《诺尔曼·白求恩片断》一文。△第33页
外国医疗队不仅只是直接运用技术工作,而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任务是帮助训练人才,这样纵然离开他们自己也能担负起来。
摘自白求恩1939年8月1日《加美流动医疗队四个月的工作报告》。载1949年10月华北军区后勤卫生部编辑出版的《华北军区卫生建设史料汇编》一书第113页
卫校应该把第一流的人才集中起来,培训医务干部,这不仅是战争的需要,也是将来建设新中国的需要。
摘自叶青山《白求恩与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一文。载1985年9月军事科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晋察冀军区抗战时期后勤工作史料选编》一书第689页
|
|||||
|
白求恩精神研究会 京ICP备16027503号
电话:010-82089470 地址:北京西四环中路59号
邮编:100039 E-mail:byh931111@163.com
网络技术信息中心:北京国钜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1号学院国际大厦907B 邮编:100191 邮箱:contactus@guojust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