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瑟琳·霍尔诞辰125周年线上纪念活动在京举行 | |||||
|
|||||
凯瑟琳·霍尔诞辰125周年线上纪念活动在京举行本会讯 7月29日上午,中国白求恩精神研究会与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新西兰——中国友好协会共同主办的“中新友好使者——凯瑟琳·霍尔(中文名字:何明清)诞辰125周年线上纪念活动”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北京、河北、陕西、山西等多个省市以及来自新西兰惠灵顿、奥克兰、基督城、霍克斯湾(凯瑟琳·霍尔女士的家乡)等新西兰多个城市及地区的中外友好人士近百人相聚云端,共同缅怀凯瑟琳·霍尔女士。中国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陕西省妇女联合会等单位领导,以及新西兰前众议院议长、新中友协顾问卡特爵士、凯瑟琳·霍尔女士的侄孙女克里斯汀·露丝和新中友协相关领导等参加了此次纪念活动。
中国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名誉会长马国庆做了题为“圣洁的友谊,共同的坚守”的主题发言。他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凯瑟琳·霍尔冒着生命危险为八路军和白求恩医疗队购买医疗物资,动员数十名医务人员奔赴后方医院,以及战场上救死扶伤的感人事迹。用详实史料讲述了发生在白求恩和凯瑟琳之间的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特别是凯瑟琳在一张不规则纸片上写下的一段文字,道出了她和白求恩之间崇高圣洁的战斗友谊,以及超越个人情感、至真至纯的大爱。
北京市人民对外友协会常务副会长张谦,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主席柯马凯,陕西省妇联联络部部长吴社梅先后发言,对凯瑟琳·霍尔为中新友谊做出的历史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从不同角度对凯瑟琳·霍尔身上所体现的人道主义思想和国际主义精神做了深入解读。对携手合作,共同推进国际公益事业提出了非常好的建议。 新中友协主席荣大伟、新中友协副主席范淼、新中友协青年代表符安雷等先后发言,对中国人民给予凯瑟琳·霍尔的厚爱和赞誉表示由衷的感谢,对新中友好源远流长,历久弥新予以高度评价,对推动中新友好事业健康发展充满信心。
此次活动是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大背景下举办的。纪念会以国际友人为主体,通过小切口反映大历史,利用小故事展现大主题,在主题鲜明的交流中回望历史,取得共识,引起参会嘉宾的思想共振和情感共鸣,既是一次民间对外交往活动,又是一堂生动鲜活的党史教育课。其意义,不仅在于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纪念凯瑟琳·霍尔等国际友人,更在于帮助中新两国青年了解历史、铭记过去,从而肩负起传承友谊、携手开创未来的重任。
中国日报、中新网、国际在线、北京日报、北京外语广播以及中新时报等新西兰等多家主流媒体均对活动进行了报道。 资料链接:1939年11月白求恩在中国河北抗日战场病逝。他临终说:“人生很好,很值得为它活上一回,但也的确值得为它去死。”在遗书中,白求恩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请转达我对凯瑟琳·霍尔最诚挚的谢意,感谢她对我的帮助。”
而凯瑟琳·霍尔这个女人也许很多中国人并不熟悉,但如果你了解过她的故事,想必一定会记住她。她还有一个中文名字叫何明清(Kathleen Hall,1897-1970)。虽然她不是在中国出生,却对中国充满热爱。早在1922年踏足中国土地初期,何明清已积极帮助基层老百姓,先后在贫困山区开办诊所等设施,广传衞生知识,培育护士。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何明清亲眼目睹日军的种种恶行,她不仅没有离开,更是挺身而出与中国人民站在同一阵线,加入保卫中国同盟,抵抗日军侵略,不单负责救人送藥,而且善用其传教士身份,为中方运送军用物资,又动员知识分子,宣传抗日。她把生死置之度外,为八路军建立了一条地下医疗藥品输送站。抗日战争后,何明清依然心繫中国。她曾说:“共产党人的广阔胸怀像大海,只有共产党才能使中国改变面貌。他们能给人们带来积极、热情和提高生活水平的希望。”何明清曾在1950年6月底来港,在一家麻疯病院服务一年。1960年获周恩来之邀参加国庆典礼,当时在天安门观礼台再遇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1990年聂荣臻为何明清题词:“救死扶伤,忘我献身,支援抗战,青史永存”。也正是这次应邀参加国庆天安门观礼活动,使得何明清女士终于得偿所愿来到白求恩墓前,亲手献上了一捧鲜花。在白求恩墓旁,她捧起了一抔泥土,用手帕仔细包好。1970年,何明清女士在新西兰逝世。应她的遗愿,她的骨灰被送回中国,送回她曾经战斗过的晋察冀。
责任编辑 天平 |
|||||
|
白求恩精神研究会 京ICP备16027503号
电话:010-82089470 地址:北京西四环中路59号
邮编:100039 E-mail:byh931111@163.com
网络技术信息中心:北京国钜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1号学院国际大厦907B 邮编:100191 邮箱:contactus@guojust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