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传真|纪实随笔:今日出门戴口罩 | |||||
|
|||||
海外传真|纪实随笔:今日出门戴口罩【加拿大共生国际传媒】胡宪
2020年3月18日星期三,已宅家五天。 往日拥挤的街道异常安静,一辆公交车到站下了一人便空了,我知道它还要行使17分钟才到终点。 呼吸不畅,我在红灯前把口罩摘了一边。 看来银行是这商业区唯一开张的,十点多钟的停车场空空荡荡。我再次把口罩戴好。银行的二道门前有人迎上问了一堆问题:为何而来?是否知道能在网上转账,可在机器上取钱……如果不会我来教你,万一银行关闭…… 业务大厅只有我一个顾客,三名职员在聊天,一名站柜台。她的表情有点苦大仇深,语气也十分不耐。这种情况发生很少,难道是因为我的口罩? 心有不悦,但想想也便释然。她也许正为不能上学的孩子在家,而自己不得不来上班而懊恼;又或许因咖啡店不营业,她没能喝上每早一杯的咖啡……特殊时期,彼此多一些理解和宽容吧! 反正出来了,顺便去附近超市转了转。没有抢购的,人比平时还少,货物基本齐全,架子略空的有猪肉、意面、罐头和饼干。 卫生纸只有30卷优质大包装的,已空一层半;大米则光有小包装的,论公斤卖的断货了。一些货架上贴着限购两件的告示,鸡蛋也每人只卖两盒了。 我买了维生素C和E、面包、茄子、萝卜、香蕉、鸡腿,未能免俗,也买了一包够几个月用的卫生纸。 今天总共见到三个戴口罩的,全是华人。我觉得华人是在根据中国经验,顽强或顽固地做着示范,不惜“以身犯险”。可当地政府直到今天依然不鼓励国民戴口罩,还是认为只有病人和医生才需要。难道非要等疫情发展到中国的中期,现今的意大利才能醒悟?又或许正如传言,真正的原因是根本没有足够的口罩? (网络图片)
两周前,有人跟我抱怨中国人抢光了他们的口罩,我没否认。可当时谁能想到加拿大会有今天?记得那时为武汉救灾,海外华人千方百计筹募资金,废寝忘食抢购口罩。一位70多岁的上海婆婆把一家药房的口罩全包了,送到这里的湖北同乡会,恳请帮她捐往武汉。义工问她姓名,她坚决不留,还叮嘱不要报道。因为她是背着老伴儿、用私房钱买的……我当时就万分感动,今天仍是感动万分。我对那人说:病毒来得突然,谁也没长后眼。这些天,这里的华人不又像疯了似的从中国往这边弄口罩吗?一来一往,来来往往,都是为了回馈家乡。
今天第一次戴口罩出街,无惊无险。我相信再过几天人们就会习惯。 回车上立马除去口罩,不舒服的感觉多一秒钟都不想捱。 忽然想到在武汉一线的医护人员,快两个月了,她/他们每天都要连续几个小时戴口罩,有的还是双层的!他们该有多难? 他们一定忍受过难忍的憋闷,就算喘不上气了仍与死神争分夺秒地激战;他们一定克服过难言的窘迫,就算说不出话了还要去安慰病人,并让自己的声音带去温暖和信心…… 那些被口罩破了相的美女脸庞,那些被口罩磨出的压痕水泡……这画面时时浮现在脑海,每每勾出我的热泪,昨天、今天、永远。 在我的心目中,无论哪个民族,一到危急关头,总有英雄辈出,而医务工作者又是英雄中的英雄。 三天前,魁北克省长呼吁退休医护人员返岗援助,短短时间就收到5000份申请,消息传开,很快增至7000!我同样感动流泪,因为我发现自己竟不知道身边有这么多可敬可爱的婆婆、奶奶! 回到家,第一件事是把口罩扔进垃圾,接着洗手、洗脸,用酒精棒清理鼻孔,用酒精棉消毒手机……老伴儿忽问:那帽子和手套怎么办? 我一下愣住,对呀,还有穿出去的衣服和裤子,盛物品的口袋和包装…… 然后我说算了,笑了笑…… 责任编辑 蔡国军
|
|||||
|
白求恩精神研究会 京ICP备16027503号
电话:010-82089470 地址:北京西四环中路59号
邮编:100039 E-mail:byh931111@163.com
网络技术信息中心:北京国钜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1号学院国际大厦907B 邮编:100191 邮箱:contactus@guojustar.com